地图的三个特性
转自:中国自然资源部地图技术审查中心
2022-6-15
地图指将自然和社会经济要素的名称、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表现在纸质、互联网和其他载体上的图形或者影像,包括纸质地图、电子地图、互联网地图、附着在各种产品上的地图以及其他表现形式的地图。
每一幅地图具备以下三个特性:
第一,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准确反映客观物体位置、属性等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第二,在地图上表示物体,如居民地、境界等,都是使用地图语言来表达的。地图语言包括地图符号、颜色和文字注记等。
第三,缩小了的地图不可能绘制出地球表面上所有的物体,所以每一幅地图都只能以概括和抽象的方式有选择地绘制出我们需要表示的地物。
正因为地图的这三个特性,地图才成为国家版图的主要表现形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地图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延伸。地图的表现形式从纸质地图到数字地图;地图的制图对象从地球到了月球、宇宙。
地球就如同一个橘子,我们把橘子皮剥下摊平时,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平面。于是,很多地理学家和地图学家就研究如何将曲面地球上的内容转绘到平面上。将曲面地球上的内容通过数学方法转绘到平面上的绘图规则,就是地图投影。
由于地球表面是一个不可展平的曲面,所以运用任何数学方法进行这种转换都会产生误差和变形,按照不同的需求缩小误差,就产生了各种投影方法。各种投影都有各自的优势,也存在各自的局限。制图人员会根据地图的用途、制图区域的位置等来选择不同的投影。例如,有的投影在地图上没有角度变形,虽然长度和面积变形明显,但它能保持方向和相互位置关系的正确,我们就采用它作航海图和航空图的投影 ; 有的投影没有角度变形,中央经线无变形,长度和面积上变形也很小,就常被用做地形图的投影,中国1:1 万~ 1:50 万系列的比例尺地形图,均采用这种投影。
地图投影按其变形性质可分为等角投影、等面积投影、等距离投影。
源网址:https://www.zrzyst.cn/gjbtdtzs/386.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