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早恋,早恋教育

一、什么是早恋

早恋,按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过早的恋爱。一般指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之间建立恋爱关系,而他(她)们正处于中小学阶段。因此,也有人认为,在大学阶段以前的恋爱都属于所谓“早恋”。

什么叫恋爱呢?难道是暗恋吗?不对,是有过告白的行为(情书,直接告白之类的)的人。严格来说,是男女双方都向对方告白,才能称之为恋爱。如果没有过告白行为,就不能称之为恋爱,不能称之为恋爱就更不能称之为早恋。只有作了告白行为(情书,直接告白等)才能算作恋爱。

在中国,“早恋”一词带有长辈一方的否定性感情色彩。经过多年在中国的调查表明,在中学阶段没有发生过感情的人很少。而大多数都是暗恋、单恋(单相思)。只有相互有好感,才能发展成为早恋。

二、早恋的具体表现

进入青春期后,少男、少女会主动接近自己喜欢的异性。一旦双方交往频繁,相互倾心,就可能导致恋爱的发生。早恋有以下具体表现:

第1步,有相互告白行为,包括情书往来、直接口头告白之类的。

第2步,有单独约会、牵手、拥抱、接吻等行为。

第3步,由于早恋缺乏责任感和伦理道德观念的约束,极易发生性行为。

三、暗恋、单相思不是早恋

进入青春期后,少男、少女普遍会产生爱慕某个异性的特殊感情,对方可能是老师或同学。只要没有发生告白行为,就属于单相思范畴。单相思是青少年对男女关系的探索和学习,为将来的恋爱与婚姻作准备,不必过份禁制或压抑。

四、初恋不一定是早恋

初恋,是指人生中首次对某个异性产生特殊的爱慕感情。

多数人的初恋是只会停留在暗恋、单相思阶段,因此,不一定是早恋。只有与初恋对象建立起了恋爱关系,才属于早恋。

五、早恋的危害和戒除

早恋,是青少年在性生理发育的基础上,企图在婚前主张自己的性行为自由权的心态。一般认为,青少年恋爱会带来很多问题,如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学业成绩等,尤其对女孩更为明显突出。如果发生性行为,可能会导致早孕后果,对女孩的伤害特别大。早恋常常以失败告终,很少出现早恋能够终身厮守的。

早恋的戒除应当来自婚姻的神圣感,应当认为婚姻是爱情的集中体现和唯一的实现方式。应当把“爱情”驱赶到“婚姻”内部去,不允许“爱情”在“婚姻”之外到处泛滥!

六、早恋最终会失败的原因

1.由性冲动和外在吸引而产生,缺乏思想情感方面的考虑;

2.彼此往往是由双方身上的某一方面的优点产生倾慕之情,缺乏对对方的全面评价;

3.人生太过漫长,需要经历很多事。绝大多数人会因为继续学习、工作等方面的原因,而对恋爱产生新的、更成熟的看法,并遇到更合适的恋爱、结婚对象,使早恋无疾而终。